本报讯 前不久,福建华峰集团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就全省“二元制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“应用化学技术”的课程设置、师资培养、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办学事项进行深入探讨。
去年2月始,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“二元制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全省实施首批“二元制”改革试点项目43个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个项目入选,分别是与市寿山石雕行业协会合作办学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、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应用化工技术(涂料生产方向)专业,已分别录取学生24名、26名,学制3年。今年3月中旬,省教育厅公布2017年“二元制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名单,该学院与华峰集团联办的应用化学技术等4个项目入选,使之该项总数增至6个。原则上每个专业2017年预招收人数不超过100人。
华峰集团副总裁方志坚表示,下一步要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力度,秀屿区政府可提供校园校舍,华峰集团提供实训场地和车间,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师资、课程方面支持。大家发挥各自优势,着力从化工、纺织、机电3个方向加强合作办学。
据了解,该学院选派专业骨干教师、专业带头人担任“二元制”改革试点项目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,企业方面派出优秀技术工程师担任实践教学。学习方式灵活多样,可采取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等工余学习。合作办学经费由企业、学校、政府3家统筹解决,企业负责对“二元制”学徒的生活给予补助,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以日常工作的开展,政府通过奖励补助的形式予以保障。进入“二元制”培养模式的学生,由职业院校的“单独培养”转变为“校企联合培养”,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。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,采取单独招生方式,招收企业在职员工,建立以行业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、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、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、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、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、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,打通企业技术工人学历提升通道,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的问题,努力实现高效、高质、精准的职业教育人才供给。 (陈各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