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博、微信、微电影、微支付、微公益等等微文化开始走在时代的前沿。现下微文化是一种积聚力量,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,却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。近年来,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,顺应大时代的潮流,从各个方面,推进“微文化”教育体系建设。
以微博、微信为依托,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实现院、系、班级团支部、社团、学生团员五个层级的全覆盖。广大师生通过微博、微信,议说身边事,开展互动,微博体系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平台。在5月份团中央的考核中,院团委官方微博运行排名全省高校第2名。全院团学组织微博体系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平台、成长服务的平台、宣传动员的平台、交流反馈的平台、工作展示及创新的平台。
微文化助力“中国梦”主题教育活动,打造“微”平台,展示青春梦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坚持每天自编、转播2条以上关于“中国梦”主题的微博,并推出“我与中国梦”微博话题,引导学生干部带头进行微博话题的编创转发,通过微平台发布、直播活动等形式,广泛吸引和发动青年学生参与。还发起“我与中国梦”梦想征集活动、承办首届莆田市大中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“中国梦”网络作品征集大赛活动等,活动影响面广、参与度高,微博专题网页关注量达11万余人次。在学院“十佳歌手赛”活动举办过程中,微博上发起对“最喜爱的歌手”进行投票,参与人数达1.9万人次,吸引全体师生关注。
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“面对面,共话中国梦”的微访谈活动,团市委书记做客微访谈直播间;组织学生记者随机现场采访100多名大学生,畅谈“中国梦”;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,解读“中国梦”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。
与此同时,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学院首届微电影文化节,举办青春舞会、优秀微电影展播、影视金曲演唱会、微电影海报巡展、微电影星秀大赛等系列活动。师生以梦想为主线,以校园故事为依托,以校园景致为背景,以校园人物为主角,拍摄“微”电影,传递青春梦。其中《梦想三部曲》已拍摄了《湄园青春梦想秀》、《追梦少年》2部,正在筹拍第三部。《追梦少年》在网络上发布当日,浏览量突破2万人次。
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微博平台发布“微公益”活动,招募志愿者。无偿献血活动得到近300名同学的响应,献血量达7万毫升;慰问敬老院、福利院、SOS儿童村活动得到近500名同学的响应,为孤寡老人、孤儿送去温暖。微公益活动积聚起每一个个体微小的力量,积少成多、聚沙成塔,扩大了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“微文化”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引起了较大的反响,带动了学校各个系部的微文化建设。其中《青春毕业季》作品参加市微电影大赛获三等奖。《“微”文化 大梦想——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“中国梦”主题教育活动中“微”元素的运用》获全国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,是我省职业技术院校中唯一获奖的项目。